耐磨管道技术条件发表时间:2021-07-09 14:31 Q83 备案号:4005—1999
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/T 680—1999 耐磨管道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 for wear-resistant pipes
1999-08-02发布 1999-10-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1999-08-02批准 1999-10-01实施
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综科教[1998]28号文“关于下达1997年制定、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”的安排制定的。 我国电力行业每年输送煤粉和灰渣的管道消耗量相当大,为了保证电厂安全满发,提高运行效率,推广应用近年来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,特制定本标准,作为供货厂家的生产标准和电厂选材、验收的依据。 本标准采用了美国标准ASTM A532/A532M—93a中Cr15Mo、Cr20Mo和Cr26三个牌号,部分采用了美国标准ASTM A732/A732M—90中的牌号为10Q的IC4340钢,部分采用了日本标准JIS G5111—1991中的牌号为SCCrM3钢。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。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行业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。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:国家电力公司金属抗磨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、扬州耐磨技术开发公司。 参加起草单位:华北电力大学、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耐磨材料机械研究所、无锡电力耐磨材料厂、武进市华耐衬里材料厂、金坛登兴(集团)公司、西安电力机械厂管件分厂、山东冠中电力除灰设备制造公司、江苏高鑫管阀公司、河北久通管道厂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孙正国、王海珊、李卫、张洪明、梅金德、李选民、孙耀良。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金属抗磨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负责解释。
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耐磨管道的产品分类、技术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检验规则及标志、包装、贮存和运输。本标准适用于输送煤粉、煤灰(渣)等物料用的管道。
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,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。本标准出版时,所示版本均为有效。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,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。 GB223—84~96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228—87 金属拉力试验方法 GB229—94 金属夏比冲击试验方法 GB230—91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241—90 金属管道液压试验方法 GB528—82 硫化橡胶拉伸性能测定 GB531—83 橡胶邵氏A型硬度试验方法 GB912—89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板及钢带 GB1689—82 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 GB3092—82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GB3512—89 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 GB5030—85 金属小负荷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GB6414—86 铸件尺寸公差 GB8162—87 结构用无缝钢管 GB8163—85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/T8263—1998 抗磨白口铸铁件 GB/T13298—91 金属显微组织试验方法 HG4-854—81 硫化橡胶与金属粘结剥离强度的试验方法 JC/T259—93 铸石制品性能试验方法 冲击韧性试验方法 JC/T260—93 铸石制品性能试验方法 耐磨性试验 YB/T5200—93 致密耐火浇注料气孔率和体积密度试验 YB/T5202—93 致密耐火浇注料常温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试验方法
3 术语 3.1 磨损 wear 物体间由于发生相对运动,而产生的物体表面材料损失的现象。 3.2 耐磨材料 wear-resistant materials 可以抵抗磨损而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材料。 3.3 耐磨管道 wear-resistant pipes 用耐磨材料制造的管道。
4 产品分类 4.1 品种 4.1.1 耐磨管道的品种、代号见表1。 表 1 耐磨管道的品种、代号和公称通径
4.1.2 管道代号示例。 a)单金属管道 b)复合管道 4.2 规格 4.2.1 按形状分为直管、弯头、三通、四通、异径管、方圆节和其他异形管。 4.2.2 公称通径范围见表1。如有特殊要求,可由供需双方商定。
5 技术要求 5.1 制造方法 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,制造方法可由生产厂决定,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。 5.2 表面质量 管道内外表面应平整光洁,无毛刺、毛边、粘砂、多肉或缺肉,无裂纹(TR-G和WM-G管道内壁允许有微裂纹)、疏松、气孔或气泡。 5.3 尺寸偏差 应符合产品图纸和订货协议的要求,无特殊要求的铸管尺寸偏差应符合GB6414的规定,复合管的钢管尺寸应符合GB3092、GB8162、GB8163的规定。 5.4 承压能力 对工作有压力要求的管道在进行气压或液压试验时,试验压力不小于1.25倍工作压力,保持5min无泄漏。 5.5 单金属管道的其他要求 5.5.1 化学成分 管道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的要求。 表 2 管道的化学成分 %
5.5.2 力学性能 管道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的要求。 表 3 管道的力学性能
5.6 复合管道的其他要求 5.6.1 钢管 复合管所用钢管根据工作压力的大小可以选用焊管或无缝管,其性能应符合GB3092、GB8162或GB8163的要求。 5.6.2 内衬层厚度偏差 内衬层厚度按订货协议的规定,厚度偏差符合表4的要求。 表 4 内衬层厚度偏差 mm
5.6.3 抗磨白口铸铁复合管道的其他要求 a)化学成分 抗磨白口铸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的要求。 b)力学性能 管道内壁硬度应≥HRC46。 5.6.4 陶瓷复合管道的其他要求 陶瓷复合管道内壁陶瓷层性能应符合表5的要求。 表 5 陶 瓷 层 性 能
5.6.5 橡塑复合管道的其他要求 橡塑复合管道衬里的性能应符合表6的要求。 表 6 橡塑复合管道衬里的性能
5.6.6 高温耐磨衬里复合管道的其他要求 a)高温耐磨衬里材料性能应符合表7的要求。 表 7 高温耐磨衬里材料性能
b)龟甲网表面应平整无裂纹、气孔、夹杂物,高度公差±0.5mm,厚度公差±0.25mm,相邻钢带错边不大于0.5mm,连接间隙不大于1mm,形状符合图纸要求。材料符合GB912的要求。 5.6.7 铸石复合管道的其他要求 铸石的性能应符合表8的要求。 表 8 铸 石 的 性 能
6 试验方法 6.1 表面质量用目测的方法进行。 6.2 尺寸偏差用卡尺、卷尺或样板进行。 6.3 承压能力按本标准5.4规定的方法进行。 6.4 化学成分按GB223规定的方法进行。 6.5 抗拉强度按GB228规定的方法进行。 6.6 金属的硬度按GB230规定的方法进行,陶瓷的硬度按GB5030规定的方法进行,橡塑的硬度按GB531规定的方法进行。 6.7 密度按YB/T5200规定的方法进行。 6.8 橡塑材料扯断强度、伸长率按GB528规定的方法进行。 6.9 橡塑材料耐磨性能按GB1089规定的方法进行。 6.10 橡塑材料剥离强度按HG4—854规定的方法进行。 6.11 橡塑材料耐老化性能按GB3512规定的方法进行。 6.12 高温耐磨衬里材料的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按YB/T5205规定的方法进行。 6.13 铸石材料耐磨性能按JC260规定的方法进行,铸石材料的冲击韧性按JC259规定的方法进行。
7 检验规则 7.1 管道必须经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,签发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,方可出厂。 7.2 管道的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。 7.2.1 出厂检验的项目为: a)单金属管道和抗磨白口铸铁复合管道的表面质量、尺寸偏差、化学成分和硬度; b)陶瓷复合管道的表面质量、尺寸偏差、陶瓷层硬度和密度; c)橡塑复合管道的表面质量、尺寸偏差、硬度和耐磨性; d)高温耐磨衬里复合管道的龟甲网尺寸、形状和衬里材料密度; e)铸石复合管道的表面质量、尺寸偏差。 7.2.2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全部项目。 7.3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,应进行型式检验: a)新产品试制时; b)产品设计、生产工艺或原料有重大变化时; c)停产半年以上,恢复生产时; d)正常生产半年时; e)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检验要求时。 7.4 型式检验的样品应在经出厂检验合格的成品库中的产品随机抽取,抽样数为5%但不得少于3件,如某一项检验结果不合格,允许从同一批产品中加倍抽样复查,如仍不合格,则该批产品不合格。 7.5 用户可参考附录A(提示的附录)选用产品。在验收管道时,有权根据本标准的规定,对产品质量进行复验。
8 标志、包装、贮存和运输 8.1 每件管道上均应标明: a)制造厂名或商标; b)产品名称、编号; c)产品规格; d)生产日期。 8.2 每批管道出厂均应附有产品合格证,其内容为: a)产品名称; b)产品规格、数量; c)产品标准编号、名称; d)销售合同编号; e)产品质量检验结果及检验员、检验部门印记; f)生产厂名称、地址。 8.3 管道应用草绳、木箱、钢板或钢箍妥善捆扎和包装。 8.4 管道在运输、装卸时应避免剧烈碰撞、跌落冲击。 8.5 管道贮存场地应平整,防止产品锈蚀、变形。
附录A(提示的附录)
耐磨管道的使用特性
|